RSS:
English journal:http://meng6.net/pages/journal/index.rss
,
feedburner,
subscribe by email
Chinese journal:http://meng6.net/pages/zh/journal/index.rss
- 来源:https://kknews.cc/n/3qprgky.html
十三经是指在南宋形成的十三部儒家经典,包括《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十三经是由汉朝的五经逐渐发展而来的,最终形成于南宋。其形成过程为:
-
汉初立《诗》、《书》、《易》、《礼》、《春秋》于学官,为五经;两汉年间,逐步有十一经了:《周易》、《尚书》、《鲁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
-
东汉“熹平石经”刻有七经:《周易》、《尚书》、《鲁诗》、《仪礼》、《春秋》、《公羊传》、《论语》。
-
唐加《周礼》、《仪礼》、《公羊》、《谷梁》为九经;至开成间刻石国子学,又加《孝经》、《论语》、《尔雅》为十二经;
-
宋复增《孟子》,因有十三经之称。
清孔尚任《桃花扇》:“你看十三经、廿一史、九流三教、诸子百家、腐烂时文、新奇小说,上下充箱盈架,高低列肆连楼。”
清昭连《啸亭续录・石经》:“雍正中,有生员蒋衡字湘帆者善书法,立志书十三经,十馀年乃成。”参阅清顾炎武《日知录》卷十八;清钱泰吉《曝书杂记》卷上。
乾隆石经:最完整的“十三经”
- 作者:李斌
- 作者身份: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
- 来源: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3-06/22/nw.D110000gmrb_20130622_3-12.htm
- 发表时间:2013-6-22
在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里陈列着一组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这就是久负盛名的“十三经刻石”亦称“乾隆石经”。
“十三经”指的是儒家的十三部经典著作,包括《周易》、《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孟子》、《尔雅》和《孝经》。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十三经”就成为学子必读之书,也成为人们步入仕途的考量标准,影响之深远,是其他任何典籍所无法比拟的。
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里的“十三经刻石”为乾隆年间所刻,因此也被称为“乾隆石经”。我国历史上大规模刊刻儒家石经共有7次:刻经始于东汉的“熹平石经”,其后有曹魏“正始石经”、“开成石经”、“蜀石经”、北宋“嘉佑石经”、南宋“御书石经”,但唯有清朝“乾隆石经”是我国现存最为完好、最为完整的一部官刻石经。
“乾隆石经”上近63万字是工匠们照着一个人的笔体所刻。此人名叫蒋衡,字湘帆,江苏金坛人,雍正年间国子监的一名贡生,也是清代著名书法家。蒋衡出身书香门第,自小受家学影响,读书临帖,对仕途不以为意。他喜好游历,并在游历中临摹晋唐以来的名家碑贴,少年时的蒋衡便以书法闻名,并以小楷著称。
一次,蒋衡在游历长安时,见到唐朝的“开成石经”,发现内容有谬误之处,而且残缺,深以为憾,就决心自书一部“十三经”。为了专心抄经,他两次推掉做官的机会。从雍正四年(公元1726)起至乾隆二年(公元1737),历时12年,蒋衡工工整整、一丝不苟地抄完了这套十三经,此时他已67岁。
乾隆四年(公元1739)当时江南河道总督高斌将蒋衡手稿献给乾隆皇帝,乾隆甚是喜爱,藏于懋勤殿中,并赐蒋衡国子监学正。52年之后,乾隆皇帝下旨在太学刊刻十三经,因念蒋衡尊经之功,特命以蒋衡所书十三经为蓝本动工刻石。钦命和珅、王杰为总裁,刘墉、彭元瑞等为副总裁。历经四年,“十三经”完工,加上一块御制告成碑,共计190块,立于太学六堂之中,并以墨拓本颁行全国各省。“乾隆石经”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大、最重的一部教科书。
之后,乾隆皇帝对参与刻经的官员进行嘉奖。其中彭元瑞与刘墉负责考订蒋衡所书经文,他们据宋、元善本将其中的俗体字改回古体字,同时还考证了经文的古今异同,受到皇帝赞赏,彭元瑞被赐太子太保衔,和珅却为此记恨,命人一夜磨去碑上经彭元瑞改过的古体字。
直到嘉庆四年(公元1799)和珅被赐死之后,嘉庆皇帝才命纪晓岚、董诰等人将和珅磨去的文字补齐,至此“乾隆石经”才得以还其本来面目。如今这些磨痕依然清晰,向后人讲述着这段历史。
“十三经刻石”原存放于国子监东西六堂,1956年修缮国子监时才移到孔庙与国子监之间的夹道内。2011年北京市文物局对“十三经碑林”进行了改建。如今,这些珍贵的“乾隆石经”不仅得到了更好地保护,而且更便于游人在国学的氛围中,近距离地了解、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
孔子博物馆《乾隆御定石经》初拓本
2019年,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办、山东省古籍保护中心和孔子博物馆承办的“第四期全国碑帖编目与鉴定研修班”正在孔子博物馆举办。此次研修班采取“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以孔子博物馆馆藏的碑帖拓片为教学内容,通过专家讲授和学员实际操作,系统开展碑帖拓片的编目和版本鉴定培训。
为了给学员提供更加具有代表性的碑帖鉴定样本,在孔子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施安昌、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冀亚平、北京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胡海帆等三位碑帖研究专家对其馆藏碑帖进行了初步鉴定和选取。其中,一部装潢考究、拓印精良的御制墨乌金拓《乾隆御制石经》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从外观看,这部拓本品相完好,经折装裱,明黄封面,正中楷书“乾隆御定石经”题签,翻检内页,御制墨色乌黑发亮,字迹清朗,工楷蕴藉。
十三经是儒家的十三部经典著作,全部共63万字,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乾隆皇帝谕旨以金坛贡生蒋衡耗时十二年手书“十三经”为底本,“考定圣贤经传中文字同异,归于一是,使天下万世学者有所师承遵守”,“刊之石版,列于太学,用垂永久”,称之为“乾隆御定石经”,简称“乾隆石经”。经过三年刊刻,乾隆五十九年(1794)石经刊刻完工,成为历代儒家经典碑刻中最后一部,也是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一部。
虽然目前原石完整保存于北京国子监,但是经文早已损泐严重,因石经内少数文字屡被后人磨改,乾隆石经拓本存世有多个不同的版本,现可见者多为嘉庆八年(1803)重修和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1885-1887)磨改后的拓本,而最早的乾隆版内府拓本却十分罕见和难以认定。专家们现场根据文献记载核对了磨改内容,如《尚书》“罔不袛肃”“罔顾于天显民祗”,初刻为“袛”,后将右半“氐”改为“氏”,今孔子博物馆所藏即为“袛”字,“厥德匪常”之“匪”,后改为“靡”,今见为“匪”,另外还有“九叙惟歌”之“歌”字,亦为磨改之前写法,等等。专家们推断,作为孔子故里孔府宅邸的特殊地位,这部重要的儒家经典《乾隆御定石经》内府拓本,很可能是当年清代皇帝赏赐给孔府的,并且极有可能是刻成之后墨拓颁赠的第一批,至于具体时间,或许孔府档案和文献会有所帮助。笔者求助于孔子博物馆的同仁,他们找出了一部《续修曲阜县志》,其中记载嘉庆元年(1796)皇家曾将《乾隆御定石经》四十函二百六册颁赐衍圣公。诸位先生大喜,这部《乾隆御定石经》初拓本,是这次碑帖拓片编目培训班的重要新发现!除此之外,还有四部《淳化阁帖》、《怀素自叙帖》木刻拓本、《开通褒斜道碑摩崖刻石》乾嘉拓本等值得进一步研究。专家们认为,从来源、流传和现状等多个角度看,孔子博物馆所藏碑帖拓本具有非常鲜明的孔府特色,人们对文物的保护功不可没。
孔子博物馆所藏《乾隆御定石经》中“袛”字
孔子博物馆所藏《乾隆御定石经》中“匪”字
自4月10日此次碑帖编目培训班开班后,老师们即以先理论、后实践、再结合的方式,让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掌握了碑帖拓本编目的基本方法。学员们大多在各自岗位上有比较好的古籍编目基础,各自馆藏还有大量的碑帖拓本未曾编目,都非常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学习认真,上手很快。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冀亚平老师和胡海帆老师逐一审核学员编目数据,第二天向学员们反馈审校情况,大家的编目能力在不断地实践与总结过程中不断提高。随后,施安昌先生将以碑帖拓本实例为学员教授碑帖鉴定要点,孔子博物馆也将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为培训班提供更多不同类型的拓本,让学员们在有限时间内掌握各种石刻的编目和鉴定方法。
2016年,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与曲阜文物局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在“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框架下,支持孔子博物馆开展孔府古籍档案文献的编目普查、保护修复、整理出版、展览展示、人才培养等工作,前期已经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希望通过这次培训,能够带动培养更多碑帖鉴定编目人才,在为进一步开展碑帖拓本的编目普查工作打下基础的同时,系统整理出版孔府珍藏碑帖拓本,尽早呈现和服务社会。
十三经以外的经部书籍
黄侃以为十三经外,还需益以《国语》与《大戴礼记》,分别与《左传》与《小戴礼记》对应,起到补充之作用。
(完)
Older journal entries: